返回

大明: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0章 开宝箱!又有大得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毕竟如今这些降卒每日消耗的粮食都不少了,哪怕如今大明国库充盈,但在九个多月的战事下也被消耗了不少,平白养了这么多降卒,在蓝玉看来就是一种浪费。

    “这个自然。”

    冯胜点了点头,眼中也透出了一种警惕: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北元还存在,这些降卒可用,但也必须防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必然是我汉家族群为主导,无论是官府还是军队,都是如此。这是我大明的根本,不容任何人动摇。”

    此间的话语,不仅仅是冯胜所言,更是当今皇上曾经所言,大明的威严与不可侵犯,如今大明所代表的就是汉家族群。

    紧随着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末将觉得……”

    胡海、王弼等淮西将领也是纷纷站起身来,抱拳行礼,开口提议。

    每一个人都是积极的提出了意见。

    如若论政务治理,这些淮西将领们自然是没有那般能力,但是在军队整编,军队治理上,他们自然都是有着属于他们的独特见解的。

    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,在议事殿内回荡,纷纷提出各自的想法来。

    殿内淮西众将出声不断。

    冯胜一边认真倾听,一边微微点头,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,与将领们进行探讨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冯胜身边亲卫统领将众将所提有用的整编之法详细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这时。

    随着殿内众将都逐渐停了下来,议事殿内恢复了片刻的安静。冯胜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,最后落在了一直没有出声的朱应身上。

    “朱将军。”

    冯胜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期待:“对于整编,你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冯胜看向朱应,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之色。

    显然,朱应在战场上那般出彩,完全不是朱应这个年龄能够做到的,冯胜也想要听听朱应有什么其他见地,说不定能为这棘手的整编问题带来新的思路。

    “敢问大将军。”朱应站起身来,双手抱拳,声音洪亮问道:“这三卫组建之后,是驻守在辽东还是如何?”

    朱应抬起头,紧紧地盯着冯胜,等待着答案。

    “驻守之事,还需皇上定夺。”

    冯胜出声回道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确定。

    “末将的确是有一些见地。”

    朱应微微皱起眉头,陷入短暂的沉思后,继而缓缓说道:“辽东府之地,人口不少,其中蒙古人也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如若让三卫全部驻守在辽东,不妥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大将军还有麾下十几万的大军迟早会离开辽东,不会一直驻守。”

    “在整编之初,必须要将三卫的驻扎地确定好,不能让三卫驻守一个地方,整编三卫驻守之地必须尽可能分开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三卫驻守之地,有关于他们的粮草必须严格把控,这三卫整编军队只能有不超过五日的粮草,逐步运输,确保军队不失。”

    朱应的话,条理清晰,更是加强了对降卒整编三卫的防范,非常之谨慎,不仅让三卫分开,而且还从食物上控制。

    毕竟。

    事关这三卫整编,朱应自然也是要慎重对待,此番所讲的建议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。

    “这三卫自然是不能驻扎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冯胜赞同地点了点头:“这一点是必然。至于你所说控制三卫粮食,这的确也可行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将粮食把控好,他们想乱直接封禁粮草,那他们就是死路一条。”

    冯胜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峻,仿佛已经看到了应对降卒叛乱的有效手段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这也只是预防。

    并非这些降卒整编真的会叛乱。

    “这两条也记录下来。”冯胜当即对着一旁亲卫统领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亲卫统领立刻点头,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舞动,将朱应的建议迅速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“此番诸位将军都提议的不错。”

    冯胜满意地看着众人,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这些提议,吾已经造册了,之后吾会统计其中精粹,上奏应天。”

    “相信皇上一定会有所决断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各项所提,吾都会向皇上奏明是哪位将军所提。”

    冯胜笑了笑,带着一种嘉奖的语气说道。

    想来,这一份奏折到了朱元璋面前后,自会引起关注的,标注其明,标注提议,这也是记功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蓝玉忍不住站起身来,抱拳行礼,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:“还是问一问末将等何时可以归于应天吧。”

    这一问,仿佛触动了殿中几个自应天而来的将领的心声,这也让他们眼中都充满了期待,纷纷将目光投向冯胜,仿佛在等待一个关乎归期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吾上奏应天时,也会适当询问皇上的圣意。”冯胜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,也透露出对蓝玉等将领们心情的

第120章 开宝箱!又有大得!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